重要会议之前,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电厂存煤可用天数要达到20天,助推煤市淡季不淡。
现代煤化工要围绕开发特种油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和新一代甲醇制烯烃技术等高新技术推进高端化发展;围绕终端产品多联产和原料多元供给推进多元化发展;围绕攻关二氧化碳低能耗、低成本捕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推进低碳化发展,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
煤炭资源贡献了新中国成立以来70%以上的一次能源;过去10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6%的经济增长。10年来,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供应体系,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的超低排放标准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一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继续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这篇大文章。燃煤发电要大力向高参数、大容量、智能化发展,推进超高参数燃煤发电、新型动力循环系统、高灵活智能燃煤发电、燃煤高效低成本多污染物联合控制及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发展。尽管煤炭产业被认为是传统行业,并不代表煤炭产业就是夕阳行业,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煤炭利用由单一燃料属性向燃料、原料方向转变,必将使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我切实感受到国家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高度重视。(作者: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谢克昌)。省内安检、环保形势趋严,无烟块煤市场供应收紧,价格稳中偏强运行。
忻州地区煤企价格上调8元/吨左右;太原地区大型煤企价格涨跌幅在10-15元/吨左右;阳泉、长治地区个别地方煤企价格上调10-20元/吨。省内炼焦用精煤市场稳中有降,主要煤企炼焦用精煤价格维持稳定,临汾、吕梁地区主焦煤市场价格下跌50-160元/吨不等,晋中、长治地区瘦煤及贫瘦煤市场价格下跌20-50元/吨不等。朔州地区部分煤企价格上调10-15元/吨左右,忻州地区部分煤企上调5-18元/吨;长治、阳泉地区个别煤企价格上调10元/吨,其余地区价格以稳为主。下旬因主产地安全检查、环保限产等措施执行力度有所加大,煤矿生产受限,动力煤市场资源供应量有所缩减,叠加大秦线检修等因素,北方港口煤炭调入量持续低位,港口库存水平不高,贸易商对后市预期向好,挺价心态较强。
港口动力煤市场成交情况良好,港口库存回升幅度不明显,部分优质低硫煤资源偏紧,价格持续小幅上调。下游化肥化工行业原料煤按需采购为主,化工用块煤销量一般,民用煤拉运积极性尚可,对无烟块煤市场略有支撑。
三、炼焦煤价格先扬后抑10月份炼焦煤价格先扬后抑。上旬焦炭市场运行良好,供需两旺,焦企利润持续增加,产能利用率已处近年高位水平,对原料配焦煤采购积极性较强,有力地支撑焦煤市场行情。总之,10月份山西煤炭价格以涨为主综合来看,短期内工业用电需求将维持偏弱态势。
但是从10月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来看,房地产市场下行态势还在持续,预计短期内难有明显改善。● 需求端一是,11月下旬,除北疆地区、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3℃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电厂日耗表现平平,在长协及进口煤补充下,电厂对高价市场煤的采购积极性或不高。● 供应端产地方面来看,迎峰度冬期间,各主产地煤炭增产保供将进入关键期。● 后市研判11月下旬,供应端有不断恢复的预期,而需求端或难有起色,电厂在较高库存状态下仍将以长协拉运为主,非电用户观望心态仍将较浓,预计在供应端恢复进程快于需求端的情况下,市场情绪将偏于悲观,煤价将继续承压。
随着各主产地积极部署,预计国内煤炭供应水平将得到提升;港口方面来看,近期,大秦线发运量已恢复至90万吨/日左右水平,较去年同期减少30万吨/日左右。二是,一方面,虽然近期房地产市场利好政策频出,11月11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从六个方面部署了16条具体措施,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1月14日,银保监会、住建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合理使用预售监管资金。
另一方面,11月14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其中,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聚焦PM2.5污染,以秋冬季(10月-次年3月)为重点时段,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预计今冬国内高耗能行业企业开工情况将受限,同时,近期北方地区水泥行业企业已陆续开启错峰生产。
可以看到,政策端对促进房地产市场稳步发展的决心较大,中长期来看,随着经济形势好转及各项利好政策落地,房地产市场有望加速企稳。北方港口库存已增至2000万吨左右,后期随着大秦线运量持续恢复,港口供应有望随之不断增加另一方面,11月14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其中,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聚焦PM2.5污染,以秋冬季(10月-次年3月)为重点时段,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 需求端一是,11月下旬,除北疆地区、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3℃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电厂日耗表现平平,在长协及进口煤补充下,电厂对高价市场煤的采购积极性或不高。二是,一方面,虽然近期房地产市场利好政策频出,11月11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从六个方面部署了16条具体措施,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1月14日,银保监会、住建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合理使用预售监管资金。● 后市研判11月下旬,供应端有不断恢复的预期,而需求端或难有起色,电厂在较高库存状态下仍将以长协拉运为主,非电用户观望心态仍将较浓,预计在供应端恢复进程快于需求端的情况下,市场情绪将偏于悲观,煤价将继续承压。
但是从10月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来看,房地产市场下行态势还在持续,预计短期内难有明显改善。● 供应端产地方面来看,迎峰度冬期间,各主产地煤炭增产保供将进入关键期。
可以看到,政策端对促进房地产市场稳步发展的决心较大,中长期来看,随着经济形势好转及各项利好政策落地,房地产市场有望加速企稳。综合来看,短期内工业用电需求将维持偏弱态势。
随着各主产地积极部署,预计国内煤炭供应水平将得到提升;港口方面来看,近期,大秦线发运量已恢复至90万吨/日左右水平,较去年同期减少30万吨/日左右。预计今冬国内高耗能行业企业开工情况将受限,同时,近期北方地区水泥行业企业已陆续开启错峰生产。
北方港口库存已增至2000万吨左右,后期随着大秦线运量持续恢复,港口供应有望随之不断增加海外煤炭供需状况则更加紧张,后疫情时代下,欧美等国家新一轮经济复苏刺激政策,而煤炭作为制造业基本能耗,其需求快速上行导致市场供不应求,国际煤价持续高位波动。今年冬季,国内保供形势依然严峻,叠加非电企业备料持续;重要会议结束后,投资、消费、基建等项目开足马力,工业用电将加速复苏,动力煤具备较强的需求刚性。从煤价走势来看,疫情对上游的影响比对下游的影响略大一些;在保供的前提下,主力煤矿对中长协煤价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限价执行,对市场煤供应非常有限。
受疫情影响,主产区生产和发运不足,处于缓慢恢复过程,提高了行业景气度。全国煤炭生产企业不断加大增产保供力度,充分发挥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
在煤炭市场需求旺盛、价格空间上移的大背景下,煤炭作为国家能源安全压舱石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未来5-10年,煤炭消费绝对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除传统三西煤炭基地以外,新疆已经成为煤炭增产最大的潜力股。今年以来,国内煤炭需求增加,除了经济复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大宗能源价格高位震荡,能源进口成本增加,我国进口煤减少;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我国进口煤炭2.3亿吨,同比减少10.5%;预计今年,我国进口煤数量将达到2.9亿吨,同比减少。
目前,国际市场不紧张,但到了寒冬时节,能源紧张这一问题就会体现出来。日、韩、欧洲等国增加了对印尼煤的采购数量,促使国际市场更加紧张,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能源紧张的形势。
供给端方面,主要运煤通道缓慢恢复,市场供给亟待释放。从需求端来看,全国各地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各行业加快复苏,电力和煤炭等行业迎来需求旺季,对市场形成强有力支撑。伴随着煤炭进口量的减少,国内优质资源依然紧俏,紧平衡是煤炭行业的一个大趋势。尽管供给在政策推动下有所释放,但受疫情干扰,优质现货供不应求;而海外煤炭市场供需状况近期宽松、远期紧张,国内煤炭市场供需两旺是今年最后一个多月的基本态势。
北方供暖季到来,上级主管部门加强落实冬储煤,而经过了从10月中旬到11月份的积极消耗之后,沿海地区和部分内陆地区将在12月中下旬展开新一轮补库。冬季已经到来,取暖负荷有所增加,沿海八省电厂日秏增加至180万吨。
乌克兰局势进一步导致全球能源危机局势持续升级,九月底,北溪-1和北溪-2管道事故致使欧洲能源短缺进一步加剧。目前,国内新增产能正在加快释放,但产量大幅提高和铁路运力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尤其低硫高卡煤供不应求,一旦日秏增加,部分电厂煤种结构亟需改善,采购积极性会很快恢复
在煤炭市场需求旺盛、价格空间上移的大背景下,煤炭作为国家能源安全压舱石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未来5-10年,煤炭消费绝对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除传统三西煤炭基地以外,新疆已经成为煤炭增产最大的潜力股。从煤价走势来看,疫情对上游的影响比对下游的影响略大一些;在保供的前提下,主力煤矿对中长协煤价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限价执行,对市场煤供应非常有限。
评论留言